导 语
秉持开放胸怀,加强合作共赢,吸引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共同探索各种所有制经济深度合作的途径和办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是各地区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
对比总结上海、深圳、杭州、西安和青岛、沈阳等地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方案,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各地区均高度重视央地合作,着力推进与中央企业在产业整合、转型升级、股权投资等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均高度重视加强在重大项目和资本基金方面的合作,以投资促招商、促重大项目落地。均高度重视域内各级国资之间的多级联动,在“一盘棋”统筹运作方面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联动机制,有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
积极对接央企加强央地共进
开放合作,首推央地合作。
目前在国资委监管的96家央企中,总部设在北京的70家,上海6家,武汉、雄安和香港各3家,广州、深圳各2家,澳门、成都、哈尔滨、长春、大连、鞍山、齐齐哈尔各1家。
梳理各试点省市的央地合作内容,要点有四,一是积极吸引央企总部、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或重要子公司等载体落户当地;二是加强全方位产业、项目、基建合作;三是推进股权、基金等资本层面的股权合作;四是加强全方位服务央企功能。
例如,上海提出要重点发挥上海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争取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或中央企业重大项目落户上海,吸引中央企业参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地方国企与央企合资合作、共建共赢。同时,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共同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央地联动和上下协同的部市合作常态化运行机制,主动承接国家相关改革政策在沪试点。
2021年9月25日,由中国西电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重组而成的千亿级电力装备新央企——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
随着中国电气装备集团落户上海,目前央企总部落户上海的新增至6家,包括中国宝武集团、东方航空、中国商飞、中海集团、交通银行、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此外,2019年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两船”合并中国船舶集团后,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双总部”,但重心相对放在北京。
深圳积极争取中央企业及重要子企业迁入深圳或在深圳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推进中央企业与深圳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培育、资源共享、军民融合、市场拓展等领域深度合作,争取国家重大产业基金、科技项目、创新载体等落户深圳,推动深圳在服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除北京、雄安、上海之外,央企总部又一个集聚地,合计已经集聚了8家央企总部。包括香港的招商局、华润、港中旅三家副部级央企总部;广州有南方电网、南方航空2家副部级央企;深圳的华侨城、中广核以及澳门的南光集团等3家正局级单位。
浙江方面,除积极争取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在浙江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推进中央企业与浙江国有企业深度合作外,还提出在国务院国资委支持指导下,省市国资委加快建立央地合作联动机制,主动加大对中央企业服务力度。积极支持中央企业在杭州区域内加强投资合作,支持中央企业作为优秀战略投资者参与省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央地互补协作、共同发展。杭州市要研究完盖资源要麦区域共享政策落实同城待遇为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在杭投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西安在央地合作方面历史积淀丰富,重点立足存量,发挥中国航天、航空工业、兵器集团等在陕央企龙头作用,大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同时,推动中央企业及重要子企业投资西安、项目落地西安,推动中央企业在西安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和研发中心。
沈阳重点推动驻辽央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通过项目投资、优化重组、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在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支柱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等领域与辽宁深度合作。服务石化等行业驻辽央企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支持长兴岛-辽东湾精细化工产业带建设,推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分公司在辽宁注册子公司。鼓励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参股驻辽央企新投资项目等方式畅通与中央企业合资合作渠道。支持中央企业围绕氡能源、燃气轮机等共建产业园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与沈飞、黎明等企业围绕航空产业深度合作。推进鞍钢重组本钢并实施本钢集团混改,进一步整合省内钢铁企业,推动港口资源深度融合,推进沈鼓集团引入央企等战略投资者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
作为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目前还没有央企总部落地,但沈阳在对接央企方面,有一个特色举措,就是“央企飞地”。将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打造为国资央企合作经济飞地。推动更多中央企业产业板块基地、功能性总部,以及重大产业项目、基金、科技创新项目落户太平湾,创新管理体制,强化资源保障,加大中央企业在辽宁产业布局力度。
武汉综改方案尽管尚未正式批复,但武汉在对接和服务央企方面雄心勃勃,提出要力争成为“央企总部第二城”的壮志。明确央地项目服务清单,落实五个一项目服务机制,包括:明确一名责任领导,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制定一个工作方案,建立一套工作台账,形成一套考核机制,签约项目包保包办。同时,武汉方面将与央企合作纳入十四五规划,成立省央企合作领导小组,搭建合作工作信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央企及重要子企业在武汉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国家级研发平台,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城际快速通道、区域产业布局等重大项目建设。
2021年9月2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搬迁武汉大会在武汉召开,标志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从北京搬迁到湖北武汉。2018年7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通信),与在北京的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联合组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总部也设在了武汉。包括此前的东风汽车,武汉合计拥有3家央企总部。
积极开展基金化投资与重大产业项目合作
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设立基金方式,加强开放合作,成为各地综改的一个亮点。
例如,杭州方案提出:2021年,杭州市组建产业投资公司并设立千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加强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浙江省国资委支持各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出去”发展等基金,打造区域联动发展基金群,共建省域国资产业基金生态圈。西安设立陕西西安区域综合改革试验基金,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支持。
2021年5月26日,在国务院国资委直接领导下,由中国国新联合有关地方国资委共同发起设立的综合改革试验基金群在中国国新总部举行签约仪式。
综改基金群总规模70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350亿元,首批将在上海、深圳、沈阳、杭州、西安、青岛六个综改试验区设立子基金,旨在通过基金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更多国有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激励约束、激发动力活力,着力打造若干区域性国企改革创新标杆,逐步形成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辐射效应。
在重大项目合作方面,上海提出:加强产业链开放合作,鼓励市属国企与其他省市国企进行产业链价值链重组。完善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和资源利用网络,提高产业链安全水平和国际国内竞争力。利用金融手段服务产业链企业,打造产业链现代服务体系。浙江提出:支持省市国有企业主动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带动性的产业平台项目和精准合作项目,以市场化方式加强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合作,服务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提升发展。
加快落实国资一盘棋多级联动
各地突出强调国资监管、运作“一盘棋”理念,凝聚全系统之力,着力推动实现机构职能上下贯通、法规制度协同一致、行权履职规范统一、改革发展统筹有序、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系统合力明显增强。
例如,浙江以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为契机,加强与国务院国资委的工作对接,建立政策、监管、项目等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同时,积极发挥省市区三级国资国企不同特点和优势,重点在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产业培育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人才、资金、土地、项目、政策等资源有效配置。
加强省市县三级国资横向资源整合、纵向合作联动。支持具备条件的省属企业整合各设区市优质资源,推进共同上市,打造行业头部企业。支持优势企业牵头搭建一批省内国资合作平台和产业联盟,搭建共性技术研发、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移、产业联合创新等平台,推进产业和创新深度合作。灵活运用联合开发、品牌授权、管理输出、交叉持股等方式,探索省市县区域一体化共投共建共赢合作新模式。
版权所有:银川通联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Copyright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9000563号-1号 电话:0951-5617396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团结路北正丰金城广场D栋3-4层